

为提升高校学生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,钟落潭反诈专班与我院于2025年10月15日15:00—16:00在发布厅联合举办反诈宣传专题讲座,针对高校高发诈骗类型进行精准科普,助力健康学院学生提升防范意识、远离诈骗陷阱。
何顺彩引言
电信诈骗是通过电话、网络、短信等非接触式手段,编造虚假信息诱使受害人转账的犯罪行为。本次宣传以提高防范意识、减少诈骗案件为核心目标,通过解析诈骗手段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、培养批判性思维等方式,帮助学生构建“反诈防火墙”。
主讲人何顺彩对电诈进行介绍
宣传内容精准覆盖高校学生易遭遇的诈骗场景:刷单兼职诈骗中,骗子以“高收益、低门槛”为诱饵,先以小额返佣获取信任,再以“提现失败”“系统维护”等借口诱骗受害人进行大额转账,如某校学生刘某因轻信“单返利”被骗大量金额;网上购物私下交易诈骗常见于二手平台,骗子以“低价”“折扣”诱导脱离平台交易,一旦转账成功便失联;游戏类诈骗则通过虚假交易平台或假冒客服,要求支付“保证金”“押金”,收款后立即拉黑;冒充客服诈骗中,骗子以“取消会员”“紧急转账”等理由骗取钱财,甚至诱导下载恶意“会议软件”实施远程操控;裸聊诈骗则络交友为幌子,录制受害人私密视频后进行敲诈勒索。

刷单兼职反诈宣传
真实案例分析
活动中剖析多起高校真实案例,宣传重点强调两类关键防范动作:一是,个人防护层面,对“兼职赚钱”“私下交易”等信息保持警惕,不点击不明链接、不泄露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;遇到“客服”要求转账、下载陌生软件,立即通过官方渠道核实。其二,法律风险层面,警示学生切勿出租、出售银行卡、手机卡,避免因“帮人转账赚佣金”等行为触犯“帮信罪”“掩隐罪”,沦为诈骗分子的“工具人”。
此次反诈宣传通过“案例+技巧+法律警示”的立体模式,让高校学生对电信诈骗的“套路”与“危害”形成清晰认知。未来,相关部门将持续推进反诈宣传常态化,共同守护校园安全防线。
现场问答环节
责任编辑:林可欣
初审编辑:林茵川 马潮海
复审编辑:陈銮萍 陈玉玲
终审编辑:李旻悦 谭宇轩
健康学院学生会文娱部

关注微信号
©版权所有:mk官方网站_MK(中国)一站式服务官网
广州校区: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: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
粤ICP备20000181号-1 网站技术支持:品牌运营中心